鼻前庭囊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孩子沉迷挖鼻,将承受4个后果5岁孩子挖 [复制链接]

1#

导语

什么?挖个鼻子竟然会造成颅内感染?5岁男孩因挖鼻子住院!常挖鼻孔有哪些危害?如何正确清理鼻腔?跟着帮主往下看!

前段时间

#男孩挖鼻孔致脸肿似奥特曼#上了热搜

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5岁的长沙男孩滔滔

因为经常挖鼻孔而住院

刚开始孩子总喊着鼻子疼

家长并没当回事儿

不料孩子随即高烧

面部红肿严重

经过详细检查后

滔滔被确诊为“蜂窝组织炎”

与挖鼻孔的不良习惯有直接关系!

(图片来源:网络)

01

什么是蜂窝组织炎?

简单来说,就是一种皮肤伤口的细菌感染。因为皮下脂肪排列有点像蜂窝,所以这样命名。

我们的手指上携带着各种细菌病*,如金*色葡萄球菌、鼻病*等,挖鼻屎这个动作相当于把病*送进鼻腔。如果免疫力差或者不小心抠破了,就有可能增加鼻前庭炎、蜂窝组织炎等疾病的感染风险,如不及时治疗,严重甚至可能引发颅内感染!

02

为什么喜欢挖鼻孔?

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会挖鼻屎!科学家做过一项挖鼻孔的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受访者都喜欢挖鼻孔。其中1.2%的人更是表示:自己每隔一个小时就得挖一次。人类为何如此沉迷于挖鼻屎?!

那还不是因为——

鼻腔内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在挖鼻孔时,会引起神经系统的反射,分泌出多巴胺、内啡肽等令人快乐的物质,使得身体产生奇妙的感觉,有一种满足感。

又或者,可能真的有异物影响了鼻孔呼吸,想要把它挖出来。而大人能克制,也能注意清洁,但孩子不分场合时间地挖鼻孔,挖完也不洗手。当然这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常挖鼻孔会带来很多健康隐患!

03

常挖鼻孔的危害

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现如今的研究发现,经常性挖鼻孔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增加肺炎风险

相关研究表明:手摩擦鼻子或挖鼻孔可能会传播肺炎球菌。尤其挖鼻孔时,细菌传播数量最多,速度最快。

尤其是孩子的手指上携带着各种细菌病*,挖鼻屎相当于亲手把它们送进鼻腔。这些细菌也会进入呼吸道,引发感染,增加肺炎风险。

你知道吗?每年肺炎球菌感染死亡的5岁以下儿童就多达万。这也是全世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鼻黏膜受损

经常挖鼻孔还有可能造成习惯性鼻出血。

宝爸宝妈都知道,鼻黏膜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而且非常薄、细致柔弱。若孩子手指频繁、用力地抠挖,很容易使其受损或出血。而且有些出血可能是连续性的,要1~2周的时间才能完全恢复。但是帮主猜测,娃等不了两周,就肯定会开始继续抠!

鼻腔越挖越脏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越挖鼻孔,鼻屎也就越多。这是因为手指从外面送细菌进入鼻孔,鼻屎自然也会越挖越多,而越多娃就越想挖,也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影响颜值

宝爸宝妈要知道,长期挖鼻孔会让孩子的鼻孔变大、鼻子变形,容貌形象减分!

04

如何正确清理鼻孔?

我们的鼻腔每天分泌大约毫升黏液,它和鼻毛一起,对我们吸入的空气进行过滤。被挡住的灰尘、干燥的分泌物也就形成了鼻屎留在鼻腔里。既然挖鼻孔“使不得”,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处理呢?以下知识大人小孩都应该了解!

鼻腔内的一般分泌物

宝爸宝妈可以教娃每天早晚各清洗鼻孔一次,在洗脸时用干净的湿毛巾或洗脸巾向鼻腔内挤些温水,使鼻腔湿润,分泌物就能被擤出;对不会擤鼻的婴儿,可以用吸鼻器吸出。

鼻涕、鼻屎

应以柔软的棉签蘸清水或淡盐水后轻轻探入鼻腔内滚动清除。请注意操作轻柔,避免损伤鼻粘膜。

鼻孔里的硬块

可以用生理盐水对鼻腔进行清洗,使其软化,再用棉签清理;也可以涂红霉素软膏等油剂药物进行湿润后再清理。

1岁以内

刚出生的小宝宝可以用盐水滴鼻剂进行洗鼻。

让宝宝侧躺,滴鼻剂冲洗朝上的鼻孔,注意对着鼻腔冲,「biu」地一下把盐水挤干净就行了,给娃擦干净流出来的鼻涕,再反过来侧躺,洗另一侧鼻孔。被冲洗的鼻孔要保证在上面哦。

当宝宝长大一些可以坐着洗鼻,让孩子稍微低头保证鼻涕能流出来,保持张嘴的话可以减轻鼻腔内和耳部的压力,会让宝宝舒服一些!

1~3岁

可以选择用注射器式或者挤压式的洗鼻器。洗鼻的时候也要让孩子张着嘴,或者一直发「啊」的声音,能舒服些。

3岁以上

如果孩子鼻涕比较黏或浓稠就需要使用挤压瓶式的洗鼻器了,注射器式来操作可能盐水量不够。具体姿势和上面的方法一样。

成人或较大的孩子

可以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来冲洗鼻腔,具体做法:将鼻孔浸泡在温水或生理盐水中(可用手捧起水),然后用鼻子轻轻吸气,力度千万不要太大,否则容易咳呛,将吸入鼻孔中的液体呼出,重复几次即可。

帮主小贴士

帮主也知道,完全不挖鼻子是不可能的,但希望大家理性挖鼻子,督促孩子不要频繁挖鼻子!

此外,鼻毛是阻挡灰尘和病原体进入人体的最后一道屏障。还要提醒孩子千万不要乱拔鼻毛,否则不仅会降低抵抗力,还易使毛囊发炎。

信息来源:江苏新闻,首都教育,生命时报,科学家庭育儿,澳洲妇幼Dr韩

声明:本文转载自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