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前庭囊肿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生态水利工程发展研究9504
TUhjnbcbe - 2020/7/5 10:40:00
白斑风

生态水利工程发展研究


中国论文


【摘要】社会经济发展,带动着水利工程的快速建设,水利工程的建设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如何有效的解决水利工程建设带来的生态破坏问题,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建设有重要的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逐渐的认识到实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的研究,对于找到实现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影响;对策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工业及轻工业均得到很大发展,经济实力得到显著提高。相应的我国的水利水电事业也得到不断的发展,防洪等大坝工程的建设技术接近于国际的先进水平。当前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虽为我国经济发挥巨大的促进作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生活、工作条件,但隐藏在成就背后诸多问题也是不容忽略的。如对大气、对水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等,保持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两者的协调发展,才能有效地解决水利工程带来的诸多问题。


二、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1.水利工程建设对地质的影响


在新型水利工程的过程中,如果施工单位技术不够硬,修建水利工程以后没有进行恰当的处理,就可能存在工程质量问题,该地区就有可能出现塌岸和地震等地质灾害。如果水体的压力过大,就会早知地壳应力急剧增加,对于比较大型的水利工程,由于出水量比较大,地壳的应力会更加大,从而可能会出发地震灾害,在水库蓄水以后,水库周围的环境的土地环境也会受到一定的污染。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在修建水利工程以后,会造成水库周围的环境浸没化。土壤中的通气状况会下降,空气也会减少,土壤中的微生物也就随着减少,从而导致土壤营养成分过少,直接影响到了农作物的生长。第二,水库周围的土壤还有可能出现沼泽化。随着水库水位的升高,水库周边的水位也会随着升高,当水库中的水溢出来以后,侵湿周围的土壤,使得土壤中植物的根系衰败。第三,会造成周围土壤出现盐碱化。当水库中的水位上升之后,就会渗透到土壤中,从而导致地下水水位上升,在蒸发的过程中,地表水中的盐分主要集中在土壤上面,就会造成土壤盐碱化。


2.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会后影响到天然河流的水温,进而影响到河流的生态环境。首先,从水质上来说,水利工程建设直接影响到了水汽界面交互的速度、污染物的扩散能力,使得污染物的沉降作用不断增加,水体中重金属的沉降速度也会随之加快,水质中的重金属严重超标,进而影响到了水质的自净能力。其次,从水温上来说,在水利工程建设以后,水库因其的面积大、水体宽以及水流缓慢的特点,在受到太阳光的辐射以后,水温会逐渐的升高。当水库蓄满水以后,陆地对阳光的反射率大于水库水面对阳光的反射率,使得水库的水温不断的增高,影响河流下流鱼类的产卵,最终影响到渔业的发展。最后,水利工程建设还会影响到自然天气。在大型水利工程中,水库的面积是相当大的,会加大水汽的蒸发量,使得该地的原始气候得以改变,产生暴雨等天气,进而诱发各类泥石流灾害。


3.水利工程建设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在水利工程修建好以后,当水库蓄满水以后,就会溢出来,从而浸湿周围的土地,土地变得湿润以后,就会使得蚊虫不断增加,繁衍出各种细菌和病菌,这些病菌通过蚊虫会传染到人,从而造成周围的人出现伤寒、细菌性疾病。另外,水利工程建设好以后,会减慢水流速度,容易使得钉螺等有害水生物繁衍到水库,造成更多的环境问题。


三、实现水利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1.建立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制度


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之前,对水利工程周边的环境进行调查和检测,并对水利工程建设中和在水利工程建设以后有可能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评估,在完成评估以后,还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拟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实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就是要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经济建设的结合。对于生态环境影响评估的内容,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即水利、生态环境以及经济。通过对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并结合水利建设和经济建设的预算评估,对水利工程建设中又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起科学合理的方法措施应对。在进行综合的评估以后,就可以有效的解决水利工程建设选址问题,避免水利工程因为布局结构不合理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的负面影响。


2.做好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


要做好树立工程施工阶段的环境,首先,在水利工程施工承包的合同里,就要限制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污染物,把施工中各种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其次,还要加强对施工阶段环境保护的监督和管理,对施工阶段的大气、噪音以及水质进行检测,如果有不合格的情况,就要及时的制止,对于污染物排放不达标准的,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污染物排放达标以后再让施工单位继续施工;再次,在施工人员施工的过中,还要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建立卫生防疫机构,防止疫病产生和传播。最后,在工程建设中,还要加强对周围环境的保护,在建设好以后,还要对破坏的植被进行修复。


3.实施生态补偿措施


在水利工程建设以后,要做好生态补偿措施,以“谁破坏、谁来修”为原则。当前,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对当地的经济、生态都会造成重大的影响,如果在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以后,单纯的依靠当地力量是很难维持生态发展平衡的。因此,实施生态补偿措施,可以有效的缓解水利工程建设给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建设在促进经济发展给人类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严重的影响到了生态环境,给生态环境造成诸多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要实现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就要做好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促进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廖远志,廖鸿志.荷兰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探讨[J].水利水电快报,2011,(16):,18.


[2] 孙西振.关于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4,(16):384.


[3] 孙景波.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


[4] 陈冬梅,石金峡.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1,(30):265,334.


[5] 梁波.水利工程建设对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2):.

1
查看完整版本: 生态水利工程发展研究9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