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能在秋天里,做好养肺,养阴,去燥,进补,同时把夏季脾肺肾消耗掉的亏虚补起来呢?
秋季养生要结合秋季的气候特点,顺时养生规律,辨证润燥,做好脾肺肾的补养摄护,做好”九分养一分治“,培正气增强抵抗力,趁着秋”收“之力,都能收获到健康的果实。
秋分是自然界阴阳转换的节点,也是秋三月的中分点,调理以秋分为界分两个阶段,侧重点有所不同。一、秋分前多温燥,以脾养肺,培土生金入秋后,秋燥就渐起了,身体会出现口干鼻干皮肤干燥等症状,此时的燥为温燥,温燥舌象苔薄白而燥,舌边尖红赤,口渴的时候喜饮冷饮,且伴心烦。很多人会感觉自己身体的湿热比燥更闹心,这是因为,从六气方面看,秋分前主气为太阴湿土,客气也是太阴湿土,皆属土,属湿。再加上经过一个夏天的闷热潮湿,身体内本来就积聚了很多湿气、热*,秋气收敛,燥邪和此时的湿热淤阻,很容易体内郁热,引起病邪,有些会变作湿疹、口疮、痘痘发出来。尤其是身体偏寒湿瘀堵的人,这个阶段更是煎熬,除了前面说的症状,失眠问题也加重,睡不着还容易醒,早上起来特别口渴,喉咙总像卡着东西,不是拉肚子就是便秘,情绪也容易烦躁悲观,月经期黑色的血块也变多...
二、润肺不助湿,健脾不伤津
燥和湿是一组矛盾的,但是此时又燥又湿怎么办呢?此时润燥的重点是祛湿润肺,我们要注意的是,润燥的药物则容易助脾胃的湿气,而健脾燥湿的药物,则容易加重肺燥!这个时候的养生调理,要精细一些。要把握一个原则就是润肺不助湿,健脾不伤津。从脾胃入手,以脾养肺,培土生金,脾健湿祛,脾旺肺气充。
入秋后一定要重视养护好脾胃,中焦脾胃运转给力,才能把体内藏着掖着的暑湿赶出去。有的人一到秋天咳嗽就反复出现,也多是因为脾失健运,水湿停滞,上犯于肺,这时候先要调脾胃再养肺;从五行循环相生相克为理论基础看,脾为肺之母,脾土生肺金,脾土健旺,肺也能得到呵护和充养。健脾不仅可以养肺,还有助于敛藏阳气,为深秋进补打造一个好基础,不容易出现虚不受补,一补就上火的情况。
在健脾的时候,同时要注意滋阴养肺滋养本脏,缓解秋燥。现在做好健脾工作,抓住秋分“燥气伤津”前通过疏通体内肝脉堵塞的湿邪,不仅能够除湿化淤,还能调补气血,除湿后,使身体气血运行平衡,身体机能得以濡养,对治疗子宫肌瘤、乳腺增生、卵巢囊肿也有一定的帮助。
三、饮食调理
我们可以搭配秋季养生粥和百露膏进行调理,如果属于湿气偏重,可以用早粥代替秋粥;如果脾虚者运化无力,犹如土地板结了,吃什么都吸收不了了,可用两仪膏松松土帮助运化。
日常饮食方面,不要吃那些助湿生热或过于寒凉的食品,尤其是冷饮瓜果之类,要少吃或者不吃了,尽量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或者少食多餐,不让脾胃承受的负担太重,切勿伤脾胃。
情绪容易烦躁的朋友,可以适当吃些酸味的食物,酸味有利于平衡情绪,可以帮助收摄人体的气机,进而让人能够凝神静气,这样人的气机就不会外散,心才能安定,不躁动。一部分人在这个季节,睡眠不好,又因气血亏虚导致大便偏稀,大便次数多的情况,可以适当吃些糯米、带点甜味有点粘性的食物。比如:小米红枣汤圆粥,糯米小米莲子粥等。
四、秋分后多为凉燥,补肾益肺,金水相生秋分之后,是秋向冬的过度,天气开始变得比较冷了,温燥变凉燥,凉燥舌象苔薄白而干,舌质淡红,口渴了想喝热水。中医在应对凉燥这个问题上,采取的是“温润”的方法,“温”可以改善“凉”,“润”可以改善“燥”。
如何去温润呢?还是五行相生的角度,想要温润凉燥,可从温肾水入手,金水相生,肾主水液,肾水得温,凉燥则去。秋分后,养肺的同时要补肾,为入冬做准备。如肾阳不足者可用交泰温肾,以防肾水太寒。女性朋友如下焦有寒又有湿的,可用温脐膏一边温寒一边祛湿。秋分后的具体调理建议,我会给根据顺时养生的规律给出更详细的讲解,每个阶段时期如何去做都会提及,大家可以留意我的文章,跟着我一起做九分养,做好健康管理,学会中医养生。
#加博士##秋季养生##健康##养生##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