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了搭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新桥梁,让烟台市民更好地了解本地名医,中国山东网烟台频道特推出“名医在身边”系列专访,通过采访烟台各院名医,讲述其背后的故事。本期,记者采访到烟台耳鼻喉科专家张庆泉。
中国山东网12月2日讯(见习记者*骏通讯员宋文芳)“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烟台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跨世纪学科带头人”“中国医师奖”“山东省十佳医师”“烟台市十大医界英才”种种荣誉都属于张庆泉。他在岗40余年,创新50余项技术,其中有10余项填补国内新技术空缺。从医期间,共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其中中华级30余篇,部分被SCI收录,创新50余项技术,并连续15次主办国家级、省级学术会议和继续教育学习班。
近日,医院耳鼻喉科采访到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张庆泉,不断地敲门声和电话铃声,以及前来询问病情和手术的患者一次次延长了原定的采访时间。医院这一个月里已经接手了10台手术,门诊了余个病人。在门诊上,张庆泉在认真的诊治着一个又一个病人,记者总能听到“这个病好办……”“这个手术不复杂……”这样的话语,作为一名医生,张庆泉总是能获得患者的信任,以最认真的态度,拿出最大的耐心与信心与对方交流。
看病救人成了习惯操刀手术是家常便饭
据记者了解,张庆泉每年能完成特、重大手术余例,中小手术余例。先后开展了“晚期喉癌扩大切除喉功能重建技术”、“颈段食管肿瘤切除及修补术”等50余项新技术、新项目,其中“鼻翼切开复合瓣修补鼻中隔穿孔”、“耳后皮瓣在耳部手术中的应用”、“舌跟舌体手术治疗重症OSAHS”等属国内独创。
在大大小小成功的手术背后,“感谢”和“创新”是张庆泉的两个关键词。张庆泉讲起80年代的经历,医院还只有鼻口腔科,“口腔科出身的老主任带着我学习做了很多口腔手术,也正是那段临床经历让我明白了口腔手术的特点……”讲起老师,张庆泉的语速慢了下来,眼里都是感谢。在总结了口腔手术的利弊之后,张庆泉在很多手术上尝试从鼻子入手,通过案例的比对不断分析治疗效果。在多年的行医过程中,他同样感谢病人们的信任。
在病人眼中,他是妙手回春的名医,在他眼中,病人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不舍得让他们多受苦。“新的手术方案是为了更好的帮助病人减少痛苦。比如之前治疗腭正中囊肿多是从口腔进行切除手术,现在则是通过鼻内镜下揭盖法微创治疗,创伤更小。目前我的研究方向是鼻内镜颅底手术,鼻眼及鼻口腔相关手术。”
当记者问起学医的初心时,张庆泉回答说:“当初没想过做医生,我原本就是村里的一个卫生员,后来进了医学院进行系统学习后才正式走上医生这条路,后来发现自己‘沉迷’其中,享受‘救人’带来的满足感,这要感谢国家给我机会……”40余年的从医生涯带给他的,是无数个丛死亡线上拉回来的生命,是一个个看病救人的日夜,他说自己“看病救人成了习惯,操刀手术是家常便饭。”
多年来张庆泉救治的病患数不胜数,但他从来不多收病人的钱。每当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收到病患带来的花生、地瓜等农产品都让他意外和感动。不仅如此,张庆泉热忱的工作态度和刻苦的钻研精神也赢得不少医生的敬佩,在工作中更是被大家戏称为“拼命三郎”。
在年前后的一天,张庆泉在持续工作4个小时,连续做了3台手术后准备更衣下班,医院门,电话突然打来说刚刚收治了一名咽部大量出血导致严重休克的患者。张庆泉想都没想跑回电梯间,电梯刚走,又三步并作两步爬楼梯来到四楼手术室。
他和值班医护人员一起投入到抢救中,止血、手术,又是近2个小时的高压工作。“当时患者的血压已经测不到了,情况非常危急。我们找到了出血部位,这才幸运地把患者抢救过来。”张庆泉向记者说起当时手术的细节。而就在患者呼吸恢复平稳后,张庆泉却瘫倒在地上,手术室里的医护人员赶忙采取急救措施,这才使他化险为夷。
热心于公益事业认真对待每位患者
烟台某网上问诊栏目中曾有网友发帖留言:“本人周二找张庆泉主任看病,交费时钱不够,回诊室找张主任改方,张主任二话没说掏出50元钱让我去取药,对一名素不相识的患者慷慨解囊相助,使我感动不已。”
其实,采访中,记者发现类似于这种在张庆泉看起来的不足挂齿的“小事”不胜枚举……
工作之余,张庆泉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作为烟台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医院的大小义诊活动,还在在全国爱耳日等节日中为市民答疑解惑,为耳聋耳鸣患者提供三甲级别的诊疗服务,同时免除患者挂号和纯音测听的费用。
工作中的张庆泉和学生王永福
医院的副主任医师王永福是张庆泉的一名学生,他说:“老师是一位优秀的医生,也是我的恩师,在他的帮助下我完成了关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毕业论文和多个省级课题研究。医院工作期间,我最佩服的是老师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视患者如亲人的工作态度。无论是看门诊还是在手术台上,他都非常重视患者的情况和细节,细致入微。”
谈起做医生的感受时,张庆泉说最重要的是“认真”。他说:“医生要认真问为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个症状?为什么治不好?谈辛苦是不够的,要认真找到患者患病的原因,解决它,这才是医生对病人的认真,也是医生的职责。”
他所谓的“认真”便是对患者最好的态度,正是这份“认真”,推动张庆泉在从医道路上不断创新、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