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3岁双胞胎姐妹花小紫和小依开心回到了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的农村老家。她们自幼双耳听力差,都是双耳极重度聋患者。不久后,她们将听到未曾熟悉的乡音,以及相互间的呼唤,也能正常入幼儿园了。
几天前,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为她们免费实施了“显微镜下右耳人工耳蜗植入术”。这是该院施行的第一对双胞胎人工耳蜗植入术,手术非常成功,姐妹俩从此将告别无声世界。
转诊贵黔寻求治疗
建议植入人工耳蜗
刚出生时,姐妹俩听力初筛就未通过,父母也发现其对声音反应差,对旁人的呼喊、东西落地、敲打声音等无反应,语言发育差,只会“爸爸、妈妈、奶奶”等叠词。但是,起初患儿家长未予重视,没有进一步寻医问诊。
今年3月初,患儿父母发现姐妹俩与同龄孩子相比,听力和语言实在太差了,医院就诊,听力检查诊断为“双耳极重度聋”,建议申请人工耳蜗植入并同时佩戴助听器,但佩戴助听器后效果欠佳。
为进一步治疗,姐妹俩于今年5月底转诊至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经过听力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后,被诊断为“双耳极重度聋、大前庭导水管伴mondini畸形(先天性耳蜗畸形)”,建议人工耳蜗植入。
“当前,人工耳蜗植入是治疗重度甚至全聋患者的唯一手段。”该科主任张学渊教授说,人工耳蜗是一种电子听觉置入装置,由体外言语处理器将声音转换为一定编码形式的电信号,通过植入体内的电极系统直接兴奋听神经,来恢复、提高及重建聋人的听觉功能。人工耳蜗植入适用于重度到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并且全世界已把人工耳蜗作为治疗重度聋至全聋的常规方法。
人工耳蜗项目定点
大医精诚救助患儿
“现在的精准微创手术,切口小,出血少,时间短,极大减轻了患者负担;但是对手术精细要求难度较大,手术团队既要谨慎保护患儿的面神经、半规管,又要警惕出现外淋巴瘘、头皮血肿、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张学渊教授表示。
据了解,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团队技术精湛,临床经验丰富,学科带头人张学渊教授为全国著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曾担任原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作为国内较早开展人工耳蜗植入的专家,张学渊教授已为数千名听障患者成功植入人工耳蜗,帮助他们进入了有声世界。而他的首例人工耳蜗植入术也是一对双胞胎姐妹,目前该姐妹俩一切正常,正在念大学。
该科室还配备了国际一流的各类高科技专科医疗设备,构建了国际化的诊疗硬件体系,能够满足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各项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年10月,医院与贵州省残疾人康复中心,签订了《贵州省听力残疾儿童人工耳蜗康复医院服务协议书》,正式成为贵州省听力残疾儿童人工耳蜗康复医院,也医院之一,成为贵州救助听力残疾患儿的又一个“主战场”。
据介绍,人工耳蜗耗材较为昂贵,分有国产和进口不同品牌,进口产品20万元左右,国产品牌10万元左右。如果申请到国家人工耳蜗康复救助项目,则可免费接受手术。
及时发现听障问题
尽早植入人工耳蜗
截至目前,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已成功实施50余例人工耳蜗植入术,年龄在9个月至18岁不等。
“人工耳蜗植入后,听障儿童完全可以像正常人群一样上学、就业和生活。”张学渊教授强调,及时发现听障问题,尽早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术,坚持接受相应的康复训练,是帮助听障儿童获得语言能力的唯一途径。
据悉,全国有约两千七百万听障人士,每年新增约两三万人。不论是语前聋还是语后聋,人工耳蜗植入后都有望重获“新声”。而且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年龄越小效果越好,一般到了12岁超过语言发育期,就不太建议实施该手术。
当前,全国已有部分省市将人工耳蜗植入纳入医保范畴,但贵州还未纳入医保,高昂的费用成为许多听障人士未接受救治的原因之一,同时也寄希望于能早日纳入医保范畴。
医院主要负责人表示,作为国家医院,该医院的责任和义务,不定期到省内基层为听障儿童进行初筛、评估工作,同时积极联系收治社会公益慈善机构资助的听障儿童,充分依托自身医疗技术优势,帮助更多听障患儿开启有声世界。
相关链接
贵州省听力残疾儿童人工耳蜗康复救助项目申请条件及流程
一、救助对象的申请条件
●0——6岁儿童。
●听力损失为重度聋以上。
●医学检查无手术禁忌症。
●听觉器官发育正常。
●无脑性麻痹。
●无蜗后病变。
●精神、智力及行为发育正常。
●家庭有能力配合并保证救助对象。
●能在定点康复机构接受至少一年的康复训练。
二、申请流程
第一步:申请。听障儿童家长或监护人登录“中国听力语言康复中心